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二十三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平公叔向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如是,君不如臣力,何也」?
师旷侍,曰:「臣请以喻五味,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须无善齐和之,羹已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食,谁能强之,亦君之力也(同上)」。
相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咸平集》卷一三
智周万物曰圣,道济万民曰贤。
圣乃君德也,贤亦君德也。
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故圣人王则贤者事之,贤者王则圣人事之。
周公相成王,乃以圣事贤者也;
仲虺成汤,乃以贤事圣者也。
舜、禹在十六相之间,即以圣事圣者也。
高宗命相,称若金用尔为砺,若旱用尔为霖,若和羹用尔为盐梅,若济川用尔为舟楫。
此得命相之大旨也。
管仲相桓公也,以隰朋善摈赞之礼,请立为司宾
宁戚能稼穑之政,请立为司田;
宾胥无明于刑法,请立为大理
王子城父谙于战阵,请立为大司马
东郭牙忠鲠谠直,请立为大谏
乃曰君欲理国强兵,则五子在焉;
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此乃得为相之大体也。
是知宰相所居者国之大位,所务者国之大事,所忧者国之大难,所理者国之大柄。
百职如网罟也,群官若襟袂也,提纲则网罟不紊,举领则襟袂自整。
所谓挈霸王之器,授于圣哲之主也。
陈平不言细务,丙吉耻按小吏,所以府无铃阁,门不施闑,示与邦国大同也。
不于众务之有隔也。
许扣閤以白事,呼宜禄以立闻,是表宰相之贵异于臣僚之贵也,宰相之职贰于帝王之职也。
君在座,见宰相则起,赞拜者揖而告之;
君在车,见宰相则下,赞礼者导而告之。
伊尹谓之阿衡吕望谓之尚父,圣人所以隆其礼若是也,贵其才亦然也。
所任非轻,所责亦重。
若天地有大变,邦国有大灾,则引咎责躬,谢病免职。
天下知其隆贵,而不知其忧劳;
受其陶镕,而不知其功业。
五帝之时,人谨事约,故宰相得致其理。
三季而下,俗薄文弊,故宰相尤劳其精。
玄宗姚崇、宋璟,则开元之初,天下康济
用林甫、国忠、则天宝之末,海内丧乱。
岂独臣之过也,抑亦君心之怠也。
当忧勤之时,则逆鳞犯颜之臣,谓之忠荩而听纳也;
及安逸之后,则苦口沃心之谏,谓之狂妄而厌闻也,岂徒然哉!
魏徵太宗也,以抗直克保其终;
宪宗之用李绛也,以刚正不得其死。
盖君臣之际,委遇方深,则谗谤生焉,祸难起焉。
谗言不惑,则匕首窃发。
岂惟正直忌于众目,抑亦富贵摇于人心,王涯遂死于疑兵,窦参亦逢于刺客。
是知为相不易,为君亦难。
不惑谗疑,君之难也;
不事富贵,相之不易也。
德宗,勤俭之令主也,惑于谗疑;
赞皇,才略之贤相也,溺于富贵。
宰相所先者才略,所重者识量。
刘幽求克平内难,唐休璟善料边功,乃才略者也。
张九龄请诛禄山娄师德密荐仁杰,乃识量者也。
有量则深沈而难测,有识则敏速于先见。
使玄宗九龄之言,则禄山之乱不生矣;
使天后不言师德之荐,则仁杰之明不知矣。
夫俾人迁善远罪,而不自觉者,礼也;
致君去危就安,而不自悟者,贤相也。
盖弭乱于未形,制理于未兆,群官但受其节制,万机莫测于运用也。
黄閤之下,敢献箴曰:
惟天有斗,斡运化机。
日月五纬,阴阳四时,斗柄所指,随其推移。
惟君有相,调燮天下。
朝廷百揆,天地万化。
政柄所指,随其强霸。
一国具瞻,三台之象。
所务才略,所先识量。
量若不宽,不能容众。
识若不明,不堪大用。
才若不长,不堪任重。
略若不深,不谋公共。
识量有智,为相之器。
礼乐征伐,为相之辔。
按辔理人,利器事君。
献替辅弼,启沃经纶。
乃成大业,乃集大勋。
尧得元凯,垂衣而理。
得伊、仲,顺人而起,汉得良、平,乱略乃弭。
唐得房、魏,王道如砥。
君之股肱,禄既厚焉。
君之耳目,贵亦极焉。
禄厚骄生,贵极忘迁。
延龄调上,林甫忌贤。
元载专宠,吉甫弄权。
众僚位卑,不敢抗言。
百官礼隔,谁肯犯颜?
阿顺久矣,倾亡忽然。
性习相近,始终勿渝。
进贤为党,道则不孤。
至公为任,身则无虞。
民既富寿,物亦昭苏
狂生不佞,敢告仆夫。
崔相公 中唐 · 吴武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月日。
谨白书相公阁下。
昔者获侍坐于东掖。
窃闻馀论。
吾之行已。
略无遗事。
独未能举贤士大夫于朝为恨耳。
武陵诚愚不觉窃抃。
以为明哲之达。
必将与人同。
然犹恨尔时相公未得行其志。
今者镕铸生人。
鼓簧偫物。
牧之士。
倾耳而听。
拭目而视。
以为举善黜恶。
大尧之功。
相公亦塞其望乎。
昔者管夷吾隰朋宁戚东郭牙宾胥无子成桓公
分职其务。
且曰。
欲理国者。
则五子存焉。
如将霸王
夷吾在焉。
盖不欲专其能也。
相国居位旬朔。
而所举者亦数十百人。
今不知相公所举阿谁。
所黜阿谁。
自秋徂春。
非特旬朔。
岂天地无其人邪。
将相公有所待邪。
或则曰。
明主春秋鼎盛。
方有所好。
升平之画。
未可为也。
此又常人之论。
无足徵者。
夫人君病无所好。
苟有所好。
何为不可。
假若主好畋猎。
则正人其无畋猎者乎。
主好晏游。
正人其无蹙鞠拔河者乎。
因好而致。
事将潜化。
或以歌谣进。
或以烹饪来。
相公讵谓不然乎。
今两河馀寇。
条贯未得。
北虏踞慢。
西戎猖獗。
三关可收。
五城可理。
河壖可田。
运漕可罢。
相公岂独遗此而优游廊庙。
更以岁月取贤相之位。
然后旄钺而出镇乎。
生人可怜。
勋业可惜。
伏惟相公越偫士之胸臆。
姑为踌躇。
天下幸甚。
始从北来。
得边隅之事。
谨条别状。
轻渎严重。
武陵再拜。
功名论景祐二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九、《司马公文集》卷七一、《皇朝文鉴》卷九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
自古人臣有功者,谁哉?
愚以为人臣未尝有功,其有功者,皆君之功也。
何以言之?
夫地有草木,天不雨露之,则不能以生。
月有光华,日不照望之,则不能以明。
臣有事业,君不信任之,则不能以成。
此自然之道也。
古者,大国不过百里,小国半之。
然皆有贤卿大夫以辅佐其君,大者以王,小者以霸,下者犹能保其社稷,世数十传而不绝。
由是观之,天下乌有无士之国哉?
患在人主知之不明,用之不固,信之不专耳。
如是,则人臣虽有才智而不得施,虽有忠信而不敢效,人主徒忧劳于上,欲治而愈乱,欲安而愈危,欲荣而愈辱矣。
然则人主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
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
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
不用贤,而求功业之美,名誉之白,难矣。
百里奚虞人也,由余戎人也,商鞅魏人也,而用于秦。
苗贲皇、申公巫臣,楚人也,而用于晋。
伍员,楚人也,而用于吴。
韩信、陈平,项羽之人也,而用于汉。
五国者,非无贤人也,主不能知,而驱之以资敌国。
此所谓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也。
齐桓公见郭氏之虚,问于野人曰:「郭何故亡」?
对曰:「以其善善而恶恶」。
公曰:「善善而恶恶,国所以兴也,而亡,何故」?
对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公归以告管仲管仲曰:「君与其人俱来乎」?
曰:「否」。
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
公乃召而官之。
齐景公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齐王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孟子禄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是二君者,非不知孔、孟之为圣贤也,不能行其道,而徒欲尊之以为名,是以孔、孟以为不义而不留也。
《洪范》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
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
此所谓知贤不能用,与不知同也。
乐毅为燕伐齐,下七十馀城。
燕王疑之,使骑劫代将。
田单骑劫而败之,尽失齐地
廉颇为赵将,拒秦,久而不战,赵王疑之,使赵括代将,白起赵括而虏之,坑其卒四十万。
项羽范增谋,彊霸诸侯,围汉王荥阳拔矣,闻汉之反间而疑之,范增怒去,而项羽卒为汉擒。
夫驾车者,既服骐骥矣,又以驽马参之,欲其并驱而前,不可得也。
艺田者,既树嘉谷矣,又以稂莠杂之,欲其并生而茂,不可得也。
为国者,既置贤才矣,又以小人间之,欲其并立而治,不可得也。
是故宓子贱单父宰,辞于君,请君之近史二人与之俱。
至官,使二史书,方书,辄掣其肘,书不善,则从而怒之。
二史患之,辞,请归,以告鲁君。
君以问孔子孔子曰:「宓不齐,君子也,其才任王霸之佐,屈节治单父,将以自试也。
意者以此为谏乎」?
公寤,太息而叹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乱宓子之政而责其善者数矣。
微二史,寡人无以知其过。
微夫子,寡人无以自寤」。
遽发所爱之使,告宓子曰:「自今以往,单父非吾有也。
从子之制,有便于民者,子决为之。
五年一言其要」。
宓子得行其政,而单父大治。
《大禹谟》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荀子曰:「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规之;
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
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
虽欲成立,得乎哉?
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恐其影之枉也,惑莫大焉」!
语曰:「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
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
修乎道之人,污邪之贼也」。
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譬之,是犹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乱莫大焉。
噫!
人主茍不知其贤则已矣,已审知其贤,授之以政而复疑之,何哉?
凡忠直之臣,行其道于国家,则必与夫天下之奸邪为怨敌矣。
非喜与之为怨也,不与之为怨,则君不尊,国不治,功不立也。
以一人之身,日与天下之奸邪为怨,更进迭毁于君前,而君不能决,兼听而两可之。
如是,则忠直之臣求欲无危,不可得也。
君子非爱死而不为也,知其身死而功不立,奸邪愈炽,忠良愈恐,政治愈乱,国家愈危也。
是以君子难进易退,辞贵就,被发佯狂,逃匿山林者,以此故也。
此所谓用贤不能专,与不用同也。
明主为之不然,审求天下之大贤而亟用之,专信之,举社稷百姓而委属之
虽有至亲,不能夺也;
虽有至贵,不敢争也;
虽有谗巧,不能间也。
确然若胶漆之相合,视其际而不可得见也。
然后贤者得竭其心而施其才,不忧怨贼之口,不惧猜嫌之迹。
人主端拱无为,享其功利,收其荣名而已矣。
古之圣帝明王,用此道而光宅四海,长育万物,功如天地,名若日月者多矣,不待称引而知也。
请言其时近而道卑者。
齐桓公管仲,三薰而三浴之,解其缧绁,置以为
鲍叔桓公之傅也,避太宰之位,而安随其后。
国子、高子,天子之守也,人率五卿而听其政令。
其馀四境之内,上下之人,其孰敢不战战栗栗,从桓公而贵信之?
是以能九合诸侯,一正天下,为五霸首也。
陈平,楚之亡将也。
汉高祖得之,使典护诸将。
绛灌之属尽害之,高祖护军中尉,尽监护诸将,诸将乃不敢言。
韩信,亡卒也,高祖萧何一言,拔诸行伍之中,以为大将,诸将皆惊而不敢争也。
是以五年之中,灭项羽、定天下,创业垂统,四百岁而不绝。
蜀先主关羽、张飞,布衣之友,周旅艰险,恩若兄弟。
一旦得诸葛孔明,待之过于关、张。
关、张不说,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愿诸君勿复言」。
是以能于败亡之中,保有一方,与魏、吴为敌国。
苻永固王景略处士,以为丞相
贵戚大臣有害之者,永固辄杀之,谓太子宏及长乐公丕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
是以能东取燕,西取凉,南取襄阳,北取拓跋,奄有中原,海内。
此五臣者,从今日视之,皆英杰之才也。
向使四君知之不明,用之不固,信之不专,则管仲醢于齐庭,陈平穷于户牖,韩信饿淮阴诸葛孔明老于隆中,王景略死于华山
名氏埋灭不可复知,乌有𭨋𭨋功烈施于后世如此哉?
是以《大雅》云:「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晋平公叔向曰:「齐桓公之霸,君之力乎?
臣之力乎」?
叔向曰:「管仲善制割,隰朋善削缝。
宾胥无善纯缘,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力也」。
师旷曰:「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胥无善齐和之,羹已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食,谁能强之?
亦其君之力也」。
魏文侯使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由是言之,人臣不能立功,凡有功者,皆其君之功也。